第42章 选曲确定-《非职业演员的音乐生涯》


    第(3/3)页

    A&R拿出其中的一份看,李尔则根据他拿的那一份,用旁边的键盘演奏出来。

    加上《飞儿乐团》中的十首歌曲,一共二十首。

    A&R一遍初听下来,只觉得李尔真的是老天爷赏饭吃,这各种风格,各种主题的歌曲都能写得那么好,大部分的歌曲属于一听就抓耳的那种,一看就是踩在流行音乐的命脉之上。

    但是问题就来了,李尔自己的要求是做一张有五首歌曲的迷你专辑。

    何为专辑?

    肯定是有所联系和主题的一个集合,那么就不能把这些歌排列组合在一起,随便地凑一张专辑。

    最直接和简单的一个方法,就是做一张李尔同名专辑。

    一般同名专辑在唱片时代就相当于一个自我介绍,向乐坛宣告我来了。

    最大的卖点就是歌手本人,像地球上就有不少著名的歌手发表过令人惊艳的同名专辑,如李尔抽到的《飞儿乐团》、周董的《Jay》、麦当娜的第一张专辑《Madonna》、中岛美雪的《中岛みゆき》……

    A&R分析李尔的个人优势,他作为歌手的条件绝对是得天独厚的,无论是颜值和创作能力,唯一欠缺的可能就是知名度。

    如果是分析市场,如今流行抒情当道,李尔以这个为主打怕是竞争不过别人。

    从他们的收集的粉丝群体画像上看,李尔的粉丝各年龄段都有,但是未成年粉丝和成年粉丝的比例几乎为一比一。

    这说明了李尔至少有一半的粉丝的购买力不太行。

    当然,换个角度也可以说这是一批待成长的粉丝群体。

    所以可以用“一个人的成长”为概念,正好可以概括大部分年龄阶段的共鸣点。

    A&R把各方面的分析一一说给李尔听,他们实际上干的是服务行业,对李尔这种决策权在他自己手上的歌手而言,只能提供一些信息和规划,到底要怎么做,还是由李尔决定。

    李尔沉思了一下,看这A&R给他的几个方案,斟酌了一下,觉得还是得体现“国风”,这是他最大的卖点之一。

    如果以“一个人的成长”这个思路去做,那么《爷爷泡的茶》可以代表一个人的童年,《凤凰花开的路口》写的是毕业,《知足》、《情歌》、《年少有为》都可以表示情感阶段,甚至都跟放手有关,最后再加上《兰亭序》,一张专辑就凑出来了。

    里面既有国风歌曲。也有抒情芭乐,基本上都是大热曲,这样的配置还能不爆吗?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