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叶未央也一直以为这个故事是真的啊。 谁曾想到,迎着叶未央那充满求知欲的眼神,管煊却摇了摇头。 “不知道你是从哪里听来的这个说法,不过这是个谣言,而且编的太拙劣了。” “青瓷的釉色不是天青色,而且,如果想要烧出釉色很好的瓷器,天气就不能太潮湿,烟雨天绝对是不适合烧窑的。” “至于你说的天青过雨,我印象中,应该是出自后周柴窑时期的一句话,据传当时工匠向世宗请瓷器式,世宗批其状曰:雨过天青云**,这般颜色作将来。” “不过现在柴窑早就已经消失了,成为传说,我们后人根本不清楚传说中绝美的柴窑到底是什么样子的。” “而天青色的釉色,则是宋代五大名窑之一汝窑的经典釉色。” “汝窑曾为北宋宫廷烧造御用青瓷,汝窑青瓷胎体轻薄,釉色素洁高雅,青中闪蓝,倒是也有“雨过天青”之美誉。” “但是这个雨过天青形容的是雨过天晴后天空的颜色,是一种介乎于蓝和绿之间的颜色,而不是要在雨过后烧制。” 叶未央愣愣的看着管煊,彻底懵逼了。 原来《青瓷》最著名的那句“天青色等烟雨,而我在等你。”反而和青瓷没有一点关系啊? 这可真是离了大谱了。 再多解释一个误区。 有一天宋徽宗做了个梦,梦醒之后吟出“雨过天青云**,这般颜色做将来”的诗句,指示工匠按照雨后天空的颜色烧造汝窑瓷器。 这大概是关于汝窑瓷器最经典、最美丽的错误。 “雨过天青云**,这般颜色做将来”这两句诗,最早出自明代人谢肇淛(音浙)的《五杂俎》。 一个明代人不知从哪儿整来的两句诗,竟然被人说成是宋徽宗的作品,已经够不靠谱的了。 更要命的是,在《五杂俎》里,这句话也并非宋徽宗对汝窑瓷器的要求,而是五代后周世宗柴荣为柴窑瓷器而下的最高指示。 (本章完)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