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二太子、三太子一同出生,倒没有什么异象,可二十年前那书生纵火烧书时竟抱着二皇子挥袖而去,皇城无一人可敌,据说献帝当场吐血不止,此后中风,身子竟落下病根。 四太子晚上三年来世,可恰恰因为献帝身子一直没好,皇宫上下颇为怀疑莲妃私通外人,早将其打入冷宫。对外说是皇上大德,四太子高贵无双,不过是活如太监一样,无需净身,只是皇家犬。 随着年岁增长,三太子明显成为姜氏的独家苗,皇帝亲自取名“闻野”。 鹤鸣于九皋,声闻于野。 无愧大臣们毫不迟疑,就一个队列,估摸着只有瞎眼人才能站错队,活该杀头。 家世、天资、容颜,偏偏让姜闻野占个齐全,幼年便师从大祭酒顾秉公,四书五经礼义春秋,吃喝赏曲爱藏美姬,前者学个二三,后者学个七八。 三天两头名门望族女子便借《名城闺房女子偶遇三太子出行》抒情:“窈窕姜三郎,公子世无双。” 爱美人的君王没有错误,只要还爱天下就行。 醉卧美人膝,醒掌天下权。 想想此类事,范羽不禁笑骂道:“这三太子,我上次劝他勤于政务,他倒给我讲了个一鸟,三年不飞不吃不鸣,几乎饿死,却一飞冲天,一鸣惊人的故事。” “还劝劝我注意身体,好让他想个好听的谥号供日常消遣,甚至还顺走了我两块玉石金章,说以后南渡师兄成婚时好赐给他,赚个明君赐金玉良缘的美名。” 酒后好言,祭酒的酒百试百灵。 江湖除了美人,确实只有酒还行。 大祭酒却没有在回忆里与范羽多纠缠,又回到如今说:“棋局马上要来颗新棋子喽,江南的马儿还不知多烈。” 谁知史官大笑,纵情道:“老顽童,你说这话很不自信啊,这棋子可就出局成了棋手,吴家棋力如何?放火书生如何?” 同样是大笑声,有人起身离了座。 “那就告辞,范羽老弟。” “退之老弟,不送,下次再多带壶酒。” 本兴高采烈送走祭酒的范羽半柱香后暴跳如雷:“娘的,顾退之,你连老子的青花瓷碗和砚台都不放过!就知道不该让你小子进门!” 徒弟顺两印章,属实眼界太小了! 师傅就顺上砚台再配两青花瓷,展示展示功夫,理所应当,免得让朝中大臣小看咱祭酒一门。 依旧是大祭酒爱哼的小曲,在山林间回响。 怪不得大祭酒名顾秉公,字退之。 秉公办事,徐徐退之。 无奈的范羽只好看着烛火和空酒坛叹气。 什么事! 遇人和善,做事地道! 高风亮节大祭酒!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