醉书楼小说网 - 都市小说 - 和98年女友的情感经历在线阅读 - 第十六章 (回忆篇)和她姐姐学习 去工厂

第十六章 (回忆篇)和她姐姐学习 去工厂

        十六年前,我在服装技术职业学院读中专,我每天只知道玩电脑游戏。

        还有半年就要毕业考试了,才感觉自己的学业拉下一大截,为了自己能够顺利完成学业,只好每天到图书馆看书。

        其实,像我这样临时抱佛脚的人,在图书馆哪还找得到座位。图书馆的座位别人都长期坐到的,已经形成了固定的座位。每个座位上不是放一个瓶子,就是放一本书,这就代表有人了。

        我只能找一个墙角落坐地板上看书。一天,坐我前面桌子的一位女生橡皮擦掉在我脚下,我拾起橡皮擦递给该女生。

        她说了一句:“谢谢。”这是我们第一次接触。

        有一天,女生转过身说:“同学,你会这道题嘛?能不能教我解答一下。”

        我来到她坐的桌子前,看了一下题目,这道题我前几天刚刚做过,因为我对电脑、机械方面比较感兴趣。所以经常解答这方面的题,其他学科都很一般。我教她一步一步的解答,直到她完全明白为止。

        女生问:“同学,你叫什么名字。”

        我说:“爱诚。”    我接着问:“你怎么称呼。”

        她说:“佳慧。”

        我说:“你也是今年毕业。”

        她说:“是的,我们看的书都一样。以前没见过你,你是几班的。”

        我说:“二班。你呢?几班的。”

        她说:“八班的。”

        交往久了,熟悉了对方,就会一起上学,一起去图书馆。双方都有了好感,同学们都议论我们在谈恋爱,我们之间好像也默认了此事。

        毕业考试我勉强过关,佳慧以优异成绩毕业。

        转眼毕业快半年了,有一天,佳慧打来电话说:“爱诚,今天听人家讲,鸿途服装厂在全市招工,我们去看看吧!”

        我说:“佳慧,现在都下午四点了,这么晚会有人在吗?”

        她说:“去看看招一些什么工种,各方面待遇怎么样。”

        我们来到鸿途服装厂门口,看招工启事,鸿途服装厂是本市知名企业,各方面待遇都挺好。

        已经五点半钟了,此时从工厂急匆匆走出一人,问道:“你们俩是来招工的嘛?”我们回答“是来参加招工的。”

        这个人又问:“你们是哪里毕业的。”

        我们回答:“是某某服装技术职业学院的应届毕业生。”

        这个人说:“那好,你们赶紧跟我去车间。”

        这个人带我们来到车间,这时迎出来一个人连忙说:“厂长,你还没有回家。”这个带我们来的人原来是这个厂的厂长。

        厂长说:“这是我刚带来的两个招工的人。”

        厂长接着说:“杨主任,今晚一定要将新品种的面料生产出来,明天客户要看样品,明天早上我来看结果。”

        厂长说完又急匆匆地走了。

        杨主任说:“今晚要完成2000米的新品种面料的任务。今天来了很多技术人员生产都没有达到客户的要求。”

        你们俩现在去车间调试生产,我去食堂给你们去打盒饭。

        我们走进车间,前排是二十台最新的电脑面料机,我们俩分工,我负责调试电脑面料机工作,佳慧负责纬线、经线的牵拉和打结工作。

        我用学校学习的电脑编程方法,控制住机器的横向以及枞向摆动的距离,机械的密度调到最小,机器的速度调到中等速度。因为密度小,要每隔一段时间加机油若干,减少齿轮之间的摩擦。

        到了晚上十二点钟机器调试正常,我们俩可以暂时的休息一会儿,我们开始吃盒饭。

        我们边吃边观察这个车间,这个车间非常大,估计机器设备有三百台,整个车间在上夜班的人,大概一百来号人,工人们都在辛勤的劳动着。

        我问:“佳慧,现在生产多少米了,”

        佳慧说:“已经生产500米呢!”

        现在机器都正常了,按照当前的速度2000米应该是没有问题,早上五点,佳慧说:“已经完成2000米了。”我们高兴的跳了起来。

        我说:“现在就是不知道面料符不符合客户要求。”

        佳慧说:“应该符合,我用放大镜测量了纬线、经线以及密度都符合客户的要求。

        早上六点半钟,厂长带着客户一起来到车间,他们测量了面料,查看了品质。客户一直点头,并竖起大拇指。

        厂长说:“你们俩辛苦了,回家休息两天,星期一来报到,你们被招工录取了。”

        我们唱着歌回家,在路上碰到杨主任,杨主任说:“你们肯定完成任务了,不然不会那么高兴。”

        报到的时候来我车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