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这也是为什么此前黄一凡写了很多不少经典的诗,但却并没有加多少积分的原因。 可是,这也是黄一凡同样感到奇怪的。 按理说,之前自己写了这么多首诗,为什么只加了一点点积分。 反而,最近只写了一首广告诗,虽然这一首诗也很经典。但却比之此前自己所写的诗来说,这一首诗或许还排不上号。可是,为什么这一首诗却给自己增加了500万的经验值,而此前所写的更为经典的诗,却一点反响也没有? 黄一凡脑海里不断细想。 他倒是知道,华国作家协会里面除了有硬性按销售册数为指标之外,还有一个按影响力评价星级的影响因子体系。影响因子体系不会考虑作品写得怎么样,也不会考虑作品销售多少,但是,他所抽查的却是作品对于社会所造成的影响值。 一般来说,影响因子分数越高,所额外给的隐藏分也越多。 大学之道一路帮秋水升级,就是因为大学之道这一篇作品的影响因子指数非常强大。 但这仍有一个问题。 为什么看上去很普通的“欲把西湖比西子”这一首诗,影响因子竟然如此之大? 难道是因为这是广告诗? 这当然是笑话。 难道是因为自己弄出来的这首诗的三重意境? 应该不是。 黄一凡摇了摇头,这首诗的三重意境虽然很吸引人,但他的影响并没有传说中的那么大。 只有一些文艺青年会去纠结里面的三重意境指的是什么,但对于普通人来说,他们只是会认为这首诗写得不错,很生动形象的写出了西湖的特色。 咦…… 想到这里,黄一凡灵光一闪,他现在有些明白了。 为什么普通人会认为这首诗写的不错? 答案是这首诗写得很好吗? 不不不,不是这样的话。 相比于写得好,黄一凡写的任何一首楚辞都要秒掉这一首。 可是,为什么他们还给这一首诗增加了500万的经验值? 答案只有一个,西湖景区砸了1亿多人民币在央视等各个地方做广告。 西湖做广告虽然为的是给他们西湖风景区拉人,但是,西湖做广告最为重点的一句话,便是黄一凡写的这一首“欲把西湖比西子”,铺天盖地的广告,最终造成了这一首诗瞬间在短短时间之内,成为了人人都知晓的一首经典诗句。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