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周强也点头附和:“没错!你看下面那些兄弟,连续战斗这么多天,都没喊过一句累,现在还在忙着清理战场,这种精神值得咱们所有人学习。” 三人正说着,张参谋快步走上山来,手里拿着一份刚统计好的战报:“团长,三位团长,这是本次战斗的详细统计结果。共击毙鬼子四百二十三人,俘虏两百一十六人,其中包括 36 师团师团长攻下野及五名中佐、十二名少佐;缴获重机枪十二挺、迫击炮十门、步枪五百三十余支、手榴弹两千余颗,还有粮食五十余石、弹药若干。咱们新华军共伤亡八十七人,其中牺牲二十五人,重伤十六人,轻伤四十六人。” 赵刚接过战报,仔细看了一遍,眼眶微微泛红:“牺牲的二十五位兄弟,一定要好好安葬,把他们的名字和籍贯记录下来,战后交给他们的家人,让家人知道他们是为了守护这片土地而牺牲的英雄。” “是!” 张参谋应声,转身去安排相关事宜。 周强看着赵刚,轻声安慰道:“赵团长,别太难过了。兄弟们的牺牲是值得的,他们用生命换来了狼山的安宁,换来了更多人的平安。咱们能做的,就是继续战斗,早日把侵略者赶出去,不辜负他们的牺牲。” 赵刚深吸一口气,点了点头:“你说得对。咱们不能沉浸在悲痛中,还有很多事情等着咱们去做。周团长、吴磊团长,咱们先回指挥部,商议一下战俘处置和后续的防御部署吧。” 两人点头同意,跟着赵刚一起下山,朝着指挥部走去。 指挥部内,三名团长围坐在地图旁,开始商议后续事宜。 关于战俘处置,三人一致决定,将普通鬼子士兵押往后方战俘营,进行思想教育和劳动改造;而对于攻下野等高级军官,则单独关押,派专人看守,待后续审讯,试图从他们口中获取更多关于鬼子的情报。 在防御部署方面,考虑到鬼子可能会为了报复,派遣更多兵力前来进攻,三人决定继续加强狼山的防御。二团继续驻守南侧阵地,对原有工事进行加固,并在阵地前增设更多的地雷和铁丝网;三团则驻守北侧,重点保护后勤仓库和救护所,同时扩大巡逻范围,防止鬼子的散兵或特务队偷袭;一团则作为预备队,驻守在狼山中部,随时支援两侧阵地,同时负责对缴获的武器弹药进行清点和维护。 商议完毕后,三人各自返回部队,传达相关命令。士兵们接到命令后,更加卖力地投入到工作中。掩埋尸体的士兵们在空地上挖了一个大坑,将鬼子的尸体抬进去,然后用泥土掩埋,防止尸体腐烂引发瘟疫;清理武器的士兵们则将缴获的步枪、机枪和迫击炮一一拆解,用煤油擦拭干净,再重新组装调试,确保每一件武器都能正常使用。 与此同时,被俘虏的攻下野正被关押在一间临时搭建的牢房里。牢房由原木搭建而成,四周布满了哨兵,戒备森严。攻下野坐在牢房的角落里,双手被铁链锁住,脸上满是不甘和愤怒。他回想起自己曾经的辉煌,作为 36 师团的师团长,在战场上纵横驰骋,却没想到如今会沦为新华军的俘虏,这种巨大的落差让他难以接受。 “新华军…… 我不会放过你们的!” 攻下野喃喃自语,眼神中闪过一丝狠厉,“司令官阁下一定会派大军来救我,到时候,我要让你们血债血偿!” 然而,他的幻想很快就破灭了。第二天一早,负责审讯的新华军军官就来到了牢房。军官没有对他进行严刑拷打,而是将一杯热茶和一份早餐放在他面前,然后平静地说道:“攻下野,我知道你心里不服气,但你们侵略我们的土地,杀害我们的同胞,如今沦为俘虏,是你们罪有应得。我希望你能认清现实,配合我们的审讯,说出你们兵力部署和后续计划,这对你、对我们都有好处。” 攻下野看着军官,冷哼一声,没有说话。他依旧抱着一丝幻想,认为小鬼子们会派大军来救他,因此拒绝配合审讯。军官见他态度坚决,也没有强求,只是淡淡地说道:“我给你时间考虑,希望你不要执迷不悟。” 说完,便转身离开了牢房。 接下来的几天里,军官每天都会来牢房看望攻下野,给他送食物和水,同时尝试与他沟通,但攻下野始终拒绝配合。不过,随着时间的推移,他发现自己的幻想越来越渺茫 —— 新华军的防御越来越严密,丝毫没有要被攻破的迹象,而所谓的 “救援大军” 也迟迟没有出现。 与此同时,狼山之战胜利的消息传遍了周边地区,极大地鼓舞了当地民众的抗日士气。许多民众自发组织起来,给新华军送来粮食、蔬菜和药品,还有不少年轻小伙主动报名参军,希望能加入新华军,一起抗击侵略者。 在狼山脚下的王家村,村民们敲锣打鼓,将一面写着 “抗日英雄” 的锦旗送到了新华军指挥部。村长握着赵刚的手,激动地说道:“长官,真是太感谢你们了!要是没有你们,我们这些村民早就被鬼子迫害了。你们是我们的救命恩人,是我们的英雄!”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