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编版白铄篇:13、幕光-《重生之逆岁月》
第(2/3)页
走到烈女桥下的一家卖粉蒸牛肉的地方,曼琳才停住,开始和老板讨价还价。店主是一脸严肃的中年男人,尤其听到讨价还价时严肃的表情更是夸张。直到后来薛曼琳用白铄完全听不懂的当地话和他说上一通后,他才同意降低了价格。接过薛曼琳递过的一包东西,白铄慢慢打开包裹着的荷叶,露出一块腊肉样的肉,周围少许糯米,品尝了一下,总体味道咸咸的,味很纯正,但也谈不上特别好吃。
此时白铄才认真的打量了一下正在吃牛肉的薛曼琳,她穿着一条浅蓝色的牛仔短裤,一双腿细长而匀称,上身穿一件带着蓝色小碎花朵图案的半透明的短袖衣服,衣服的长度几乎遮住了牛仔短裤,腰上扎了根黑色的腰带,齐肩的长发,白皙而色泽均匀的皮肤,微微有点外巧的小嘴巴长在一副鹅蛋型的脸上显得格外可爱迷人,无论什么审美标准来看,薛曼琳都应该是标准的小美女,和印象中的女汉子形象完全格格不入。
“怎么把头发搞得这么长?”一时找不到话说沉默了半天的白铄突然冒出了一句。薛曼琳一边吃,一边做了一个怪脸:“你觉得我长发好看还是短一点好看?嘿嘿。”
“嗯……长一点好看……”
“还好意思说,我坐在旁边看了你那么久你都没认出我,我还以为我变丑了,都不敢直接过去和你相认。”说罢,薛曼琳装出一脸哭相。
白铄赶紧说道:“现在的你和照片差别挺大的,不过你哭起来的样子真难看。”
薛曼琳立刻收起表情,灿烂的笑了一下。不过薛曼琳笑的样子的确很好看,是一种很清纯、朴实的笑脸,这种笑似乎带着治愈的效果,可以让人心旷神怡。这是从照片上感受不到的,所以她真人比照片上要漂亮也可爱得多。
“现在我带你到处去逛逛,欣赏一下我家乡的景色,你跟我来”。吃完牛肉的薛曼琳一边拿出纸巾擦嘴擦手,一边对白铄说道。
“嗯,那我先回客栈取相机,也好拍拍照。”白铄回答到。
薛曼琳把头凑过去离白铄很近,小声的说道:“不是所有的东西都能用相机记录下来的,要用自己的眼睛自己的心去感受,知道吗?……来擦擦嘴!”说完便用她刚擦过嘴的纸巾在白铄嘴上擦了一下,然后拉着白铄就往前走去。
跟着薛曼琳在南水的路上四处转悠,听着她讲述南水的特点和故事,别有一番感受。漫步在南水镇,不必期望有丁香式的少女装点你眼前的风景,这里的小桥,流水,高高的屋檐,长长的石板路,会让心变得安静、沉寂,会让你感觉自身已经融进了这里的风景,忘却很多。生活中的南水,原汁原味,宁静舒缓,没有现代的加工雕琢,没有城市的压抑,是心灵的最好调节场所。可以享受“悠然见南山”的贻情,也可以感受世外桃源带来的欣喜,种种感受,发乎于情,止乎于心。
“知道烈女桥为什么叫烈女桥吗?”曼琳忽然问道。
白铄摇摇头:“不知道,不过我想肯定和一个女子有关吧。”
薛曼琳这才告诉白铄,在明朝末年,一队抗清队伍被清兵逼迫到了南水镇一带,在转移的过程中,一名将领的夫人和部队失散了。后来清兵发现了这名女子,派人四处搜捕,最终在一座桥上堵住了女子。清兵认出了女子是将领的夫人,于是想要抓住她要挟那名将领投降,女子知道后,毅然从桥上飞身跳下,坠桥而死。
等清兵走后,当地的百姓十分佩服女子的忠勇和英烈,将女子好生安葬了,从此将这座桥称作烈女桥。据说后来那将领带着自己的士兵来到了南水镇,得知夫人的死讯后万念俱灰,就地解散了部队,一直住在了妻子的坟前,与她相伴。这支部队中大多数人也在这一带安顿生活下来,并和当地人通婚,逐渐形成了如今南水镇一带的特色文化。
白铄知道当时明末有许多抗清的队伍转移到了八桂甚至缅国、裸瞰一带,并长久的驻扎了下来,但没想到这里也存在着这样的传说。
这时曼琳突然又说道:“你是不是觉得那将领夫人很英勇?”
白铄“嗯”了一声说到:“战乱年代百姓困苦,女子也更为不易啊……”。
“我觉得没什么,要是换做我,我也敢跳。为了自己喜爱人,为了自己的追求的目标,死有什么可怕的……”
曼琳似乎以一种陷入沉思的状态说道。白铄突然觉得这样的话出自一个大学还没有毕业的小女生之口有些不可思议。不过想想这里民风彪悍,曼琳说不定也是那些明军战士的后人,继承了一些悍勇的基因,也就释怀了。
两人就这么走走停停,谈天说地,一转眼天色就逐渐暗淡了下来。突然薛曼琳指着半空叫道:“你运气真好,第一天就可以看到天空之城。”
“天空之城?”顺着曼琳所指方向,白铄抬头望去,只见半空中一片微弱的光晕,若隐若现,那形状和光晕的线条似乎对应着地面城镇的轮廓,天空就好像变成了一面铜镜,隐约的将地面的一切虚拟的印刻在了云层之上,甚至还能明显的看出一些建筑的幻影,真宛如天上有着一座街市一般。白铄这是第一次亲眼目睹这样的奇观也是深深为之赞叹。
薛曼琳又一次重复的给白铄讲解到:“这光景在我们这虽然并不稀奇,但不是随时可见的,一般也就是七八月份的时候,偶尔能见到几次。老人们都说这是天幕不小心被卷帘大将掀开了缝隙,才露出了天庭的圣景,所以这里的人大多都叫它幕光”。
看着空中的美景,听着薛曼琳的讲解,白铄嘴里喃喃的念着:“天空之城,天幕之光,幕光……”一个宏伟的计划,已逐渐开始在白铄的心里种下了种子,等待着发芽。
看了好一会儿,天幕之上的光晕逐渐消散。只可惜白铄没有带着相机,不然就可以多拍点照片,回去也好传给辰冰他们欣赏,这也是他答应辰冰的事情。
这时薛曼琳忽然大叫肚子饿了,拉着白铄大步向前走去。至到前面出现了一家餐馆,白铄此时也感到有些饥饿了,随着曼琳走进餐馆。也没征求白铄的意见,薛曼琳就和老板用本地方言叽里咕噜一阵,像是点好了菜。白铄笑着打听薛曼琳点了些什么好吃的,薛曼琳却转过头来做个鬼脸说到:“别吵,在这听我的,我叫你看什么你就看什么,我叫你吃什么你就吃什么,我叫你做什么你就做什么,哈哈”。
不一会,第一道菜被端了上来,一块块不太规则的嫩白的东西重叠在一起,面上洒了几根葱花,白铄一眼就认出原料肯定是豆腐,笑了笑说到:“你就用这东西招待我啊?”。
“这叫清蒸臭豆腐,你先尝一下再说,不是非得大鱼大肉才好吃的。”曼琳边说边给白铄夹了一大块过来。
听见是臭豆腐,白铄倒是有了些顾及,小心的咬了一口,没想到这东西非但不臭,而且非常的滑嫩而且清爽可口,于是将剩下的大半块一口吃了下去。
“你的大鱼大肉来了。”曼琳还没说完,老板就又端上了一盘鱼一样的东西,原来是清蒸南水鱼,这鱼是这地方独有的一种鱼类,这样的清蒸使得肉质鲜美,味道感觉微甜,主要是突出了鱼的鲜味,不过要细细品尝才能感觉出其中的滋味,如果是饿急了狼吞虎咽,可就真是浪费珍馐了。
第三道菜是酱暴螺蛳,曼琳居然记得白铄以前给她说过喜欢吃螺蛳,而且这道菜辣,适合白铄的巴蜀口味。不过曼琳并不知道这道菜的辣和巴蜀的辣味有很大不同,不过这种辣味也非常的独特,白铄觉得好吃也辣的够爽,顿时有了什么时候把号称辣不怕的梁荧也拉过来品尝一下这种辣味的想法。
不知不觉,一顿饭居然吃了差不多一个小时。当白铄准备买单时,才知道曼琳已经不知在什么时候结了帐。
曼琳还俏皮的说:“这顿便宜,就当我尽地主之宜,贵的东西你可别找我麻烦,哈哈。”说完又露出了那治愈系的笑容。
从饭店出来,天色已渐晚,白铄发现四处的灯笼都亮了起来,河岸、客栈,不,几乎家家户户都挂着灯笼,以前古装戏里才能看到的古镇模样突然就真实的展现在了面前,梁荧曾经在巴蜀一个叫做“灯城”的地方看过一种非常炫彩夺目的灯会,虽说这些灯笼没有那里的灯会那么绚烂,但却让人觉得少了几分刻意的装扮,多了几分平实、恬淡的感觉,让人轻松惬意了不少。忽然白铄觉得自己有些喜欢这个地方,相信如果把这个地方打造成一个旅游景点,一定会是非常的火爆,不输那所谓的十大古镇中任何一家。
“想感受我们这里的夜色最好莫过去坐船,快来。”曼琳又是一边闹着一边不由分说的把白铄拉上了一艘小船,船上有一个船夫,显然和曼琳是认识的,曼琳在他耳边说了几句,那船夫就很艺术的摇着船橹,船儿摇晃起来,曼琳又很开心的笑了起来。
在船上看的又是一翻不同的风景,两岸的灯笼映照在水面,似乎整条河都成了淡淡的红色,整个的感觉就如同被P过的图片一样美,真不知是人在画中游,还是画在心中移。河里往来间时有别的摇撸船穿梭而过,船上的之人发出的阵阵欢笑声、岸边老艺人演奏民族特色的音乐声,船橹的吱咕声和水花拍打船边的声音交织在一起,构成了一曲没有节拍符的快乐之音。而此时白铄和曼琳似乎也成了岸上人眼中的一道风景,岸边许多行人都不禁回头看着他们,漂亮可爱的曼琳应该便是这副画面里比较抢眼的一部分。
直到天色完全黑下来,白铄才回到住的地方。曼琳在房间里四处转悠,突然问到“你住这一天多少钱?”。
“恩,好象50……”。
“天!50你就住这么个破地方!”。
白铄愣愣的看着曼琳没啃声。心想:50元并不算贵啊,这地方虽然简陋了一点但也算不上是破地方吧。
“他们说这是镇上唯一的一家客栈。”白铄终于有些不好意思的说道,虽然他早知道自己受骗,但还是拿出了这个理由。
“笨啊。你知不知道,前面不远就有一家新建不久的宾馆,条件比这里好得多,也差不多就50一天。”
白铄愣愣的看着曼琳,虽然50元对让来说并不算什么,但如果能有条件更好的宾馆,那也是可以接受的,这地方条件毕竟还是太简陋了。
“哎……人笨了又不愿意多问问,你要是来之前就给我打个招呼不就什么问题都没了,还自作主张的先住了下来。咦,你是想给我个惊喜吗?”曼琳继续用一副大人教育小孩的口气和表情滔滔不绝的说着。白铄还是没有说话,只是看着她嘟嘟的小嘴和有点激动有点生气的表情,显得十分的可爱
突然,曼琳拉着白铄大声说:“不过嘛,这里还是有一点值得称道的地方。”
说完就径直把白铄拉到了房间外面的临河凉台上,白铄静静的坐着,那张很旧的木制茶几上,不一会儿就被曼琳摆上了不知从哪里弄来了一瓶不知名的酒和一些糕点小吃。那酒液呈淡黄色,味道清香,酒精度应该不高,他们一边喝着酒吃着小吃,一边看着风景谈天说地。在细细的品味和轻声的交谈中,白铄感觉自己似乎以和这千年的古镇容为一体,那颗疲惫、躁动的心也变得出奇的平静,和夜色的宁静相映。
此时时间对于这样的古镇来说也算是很晚,河岸的灯火依旧倒映在水里,也许少了船只的划动,水面也安静了许多,不再是淡红的一片,将点点的灯火映显的十分清晰。白铄和曼琳也静静的倒影在水中,一切显得那么祥和温馨。偶尔一丝微风轻拂过水面,吹皱了安宁的溪水。涟漪中,灯火、白铄、曼琳的倒影模糊的交融在了一起,似乎正在编制着一个温暖绚丽的梦,又似乎是正在演绎着一个动人而古老的爱情故事。气氛突然变得安静,白铄发现曼琳正怔怔的望着他,于是也看向曼琳,对视五秒后,曼琳突然说了声“很晚了,早点休息,晚安!”,然后飞快的转身径直走出了房间。
见曼琳这么晚独自一人跑出去,白铄赶紧追了出去,想要送送曼琳,曼琳却不让,要白铄呆在客栈,还有些生气的说:“这里我比你熟,你担心什么,我叫你怎么做就怎么做,不然不理你了!”然后快速离去消失在一条石弄里。
一觉醒来,天色刚刚蒙蒙发亮,空气里散发着一丝丝的水气,河面笼着薄薄的烟气。随着水气慢慢的蒸腾飘散开,似乎一夜的沉寂即将过去,古镇又将焕发生机。早上是充满希望的,河岸上,四处炊烟袅袅,做豆子的、热炸肉粽子的、炸臭豆腐的,茫茫碌碌而又平平常常。白铄泡了一杯茶,坐在凉台上回味着昨天经历的一切,也静待着第一缕阳光刺透雾气,唤醒大地……。
当天完全亮开后,古镇又开始热闹起来。白铄走出客栈,漫步在早晨的古镇里,不知不觉就顺着昨晚曼琳昨晚消失的那条石弄走去。一米宽的石弄里两个人并肩而行都是很不容易的,两边的石壁满是岁月的痕迹,而白铄对于这些石壁来说,不过是一个瞬间的过客。走出石弄,道路也宽阔起来。白铄发现路旁有一家早餐店,觉得肚子又有些饿了,便走过去要了一碗满是辣油类似凉粉的东西。谁知一口吃下去,纵是平素非常的喜好辣味,也被这碗东西呛得眼泪直流。
好不容易忍住了辣味,白铄皱着眉头,看着碗里,考虑着要不要吃第二口。什么样的辣椒会有如此霸道的辣味,只怕这碗东西里是加上了类似“变态辣”之类的特殊物质。
突然旁边传来一阵清脆的笑声,白铄转过头,看见薛曼琳正站在不远处嘲笑着他被辣到的样子,但那治愈系的笑脸却让人生不起气来。
今天曼琳把头发扎成了马尾,戴着一副墨绿色的墨镜,下身依旧是穿着一条牛仔短裤,上身穿的一件白色长袖衬衫,领口微开,正好露出胸前的项链坠子,衣袖卷着,衣角在腰间被打成了一个结,露出了半个肚子,腰部的曲线也被勾勒的十分明显。整体看上去性感十足。
白铄突然很激动的站了起来,不小心将剩下的半碗早餐也打翻了,又慌张的去扶着碗和捡地上的筷子。曼琳笑得更厉害了,她走过来,拿出一张纸巾擦去了白铄衣服上的一点点油渍和手上刚刚扶碗染上的辣椒油,然后又说了声“擦擦嘴”就将刚擦过衣服和手的纸巾往白铄嘴上盖过去。白铄没有躲避,但是告诉曼琳应该先擦嘴再擦手,曼琳却说她喜欢这样。
吃完早饭后,曼琳开始强行帮白铄搬家,于是白铄简单收拾了一下东西,从临水人家搬到了远离河边的南水宾馆。房里的条件显然比临河的客栈好很多,虽然还是没有空调,但却多了一台电视机,可以满足一下白铄的信息获取。
为了表示感谢,白铄被迫表示要请曼琳大吃一顿,不过曼琳显然也没有痛宰白铄的想法。中午吃过午饭,曼琳又带着白铄顺着西街四处转悠,经过一道巷弄,两边是林立的高墙,中间仅有非常狭窄的通道,让人觉得非常压抑,似乎感觉到住在高墙里面的人也是同样的压抑,曼琳一蹦一跳的在前面带着路,看着她的样子,感觉和这的氛围非常的不相匹配,因为白铄总觉得在这的就应该是那种“庭院深深锁清秋,微皱娥眉未展愁”般的女子。
这时,看到旁边的一户人家门前停放着一辆摩托车,曼琳突然冲着白铄说道:“镇里也没啥可逛的了,我带你去海边看看吧?”说着便跑进那户人家,不一会便拿着一把钥匙和两顶头盔出来,顺势把其中一顶甩给白铄,自己先带起一顶,然后一个飒爽的动作骑上摩托车。摩托车发出一阵轰鸣,带着头盔的曼琳回过头,看着白铄:“还愣着干什么,走不走?”
白铄这才带上头盔,骑在了摩托的后座上,两手轻轻扶住曼琳的腰部,由于曼琳衣服不太厚,手上传过来的感觉那是一个纤细但并不柔软,反而充满了力量的腰身。曼琳陡然将摩托开了出去,一股强劲的力量使得白铄的双手用力的向前环抱过去。白铄感到异常的尴尬,这不应该是男人挑逗女孩的招数嘛,现在他深深的感觉到自己被挑逗了。
曼琳把摩托骑得又快又稳,出了镇子,顺着并不宽阔,但还算平整的小道,约莫行驶了10分钟便看见了辽阔的大海。曼琳继续顺着沙滩把车驶上了一块两侧都是水波的沙地之上。下了车,白铄发现自己所处的这块沙滩,是从海岸延伸而出的一块长条形的地带,长约五六百米,但宽只有十数米,两侧都是一片水波,但水的颜色却不尽相同,一边是蔚蓝深邃,一边却是清澈的碧波。
“这边是海水,那边是从镇里流过来的河水”曼琳给白铄解释到。
白铄深感惊讶,就这么一片沙地竟然就把溪流和大海相隔,造就了大自然难得的奇观。再顺着海水的方向眺望出去,就是一望无尽的海洋,听着潮水的声音,吹着微咸的海风,这又是一种与古镇完全不同的意境。
白铄和曼琳顺着海边骑行,很快又见到一片白色的沙滩。沙滩一直延伸到海里,使得这里的海水也十分的干净清澈,真可谓是蓝天白云,水清沙白。白铄光着脚走过去,感觉到这里的白沙细腻柔滑,让人踩上去感觉十分的舒服。曼琳也脱掉了鞋子,光脚踩在沙滩上,与白铄一起漫步了起来。看着曼琳那柔嫩、光滑、净白的芊足踩过洁白的沙滩,留下一个个深浅的脚印,却也是一道极美的画面。
“这边的海水比较浅,可以玩的海滩比较多,但那面的海水却比较深,海浪也挺凶猛的,镇里有些胆子比较大的也爱去那边寻一高处,然后纵身跃入海中,很是好玩。不过我去不敢去那里。”曼琳指着远处的的海岸说道。
白铄顺着方向看去,那边的海岸却是与这边截然不同,眼见海水汹涌的拍打着并不太高的山崖,从浪子的力度就能看的出,那处的海水显然很深很深。
此时天色已然不早,曼琳又是如数家珍一般,告诉白铄附近还有哪些好玩的地方,不过今天显然是只能到此为止。经过简单的收拾,曼琳再次骑上了摩托,带着白铄望着南水镇驶去。
吃过晚饭,白铄没有再次欣赏古镇的夜色,显然一天的奔波也让他们有些疲累。曼琳陪着白铄回到宾馆,悠闲的吃着零食,聊着天。不一会电视里一部最近的热剧吸引了两人的注意,曼琳便斜靠在床头看起了电视,白铄坐在靠窗的沙发椅上,开了一罐啤酒独自喝着。一边看着节目,是不是的看上两眼曼琳,不一会竟然不知不觉的有些困意,意识模糊起来。不知过了多久,白铄在迷糊中听见电视还在吵着,但曼琳的声音却没有了,猛的醒来,曼琳竟然趴在床上睡着了。只见她左脸贴着床单,嘴巴微微张开几乎也是贴着床,双手举过头顶,整个人趴在床上,左腿伸直,脚在床边以外,右腿卷曲着。整体看上去就像一支少了几条腿的螃蟹,那睡姿真算不上优美。
白铄轻轻的站起身来到窗前,点燃一支烟,狠狠的吸了一口,看着窗外的月色。四处依旧是灯笼高挂,只不过宾馆楼层较高,这个高度看去能更好、更全的把这片夜色看得更清楚,不像昨天只是身在其中,自觉迷乱。而月色也柔柔的像一层纱巾把古镇覆盖了一层,而那点点的灯火也在这纱巾里显得格外多情。
时间已经很晚了,床上的曼琳丝毫没有要醒的样子,只是由刚才的趴着变成了侧身,并不时抓抓头发或是伸伸腿,白铄坐到她旁边,看着她睡着的样子,那白皙的双腿在洁白的床单上显的非常迷人,衬衣的上纽扣也不知什么时候松了一颗,隐隐能看见淡黄色的内衣,也不知道是不是该叫醒她。终于,白铄还是在她的肩膀上拍了拍。曼琳迷迷糊糊的半眯着眼睛看了看,嘴里嗯了两声。
“电视剧都播完了,还不起来?”
曼琳慢慢的坐起身,盯着电视足足有半分钟,然后抓抓头发:“哦,我怎么睡着了”。
白铄说到:“很晚了,我送你回去吧?”
而此时曼琳鼓着嘴,眼睛很勉强的睁开一点点,喃喃的说:“这房间是我开的,凭什么要我走,我要睡啦。”还没说完就又倒了下去,一支手顺势把被子胡乱的拉到了身上。
白铄很是无奈的帮曼琳把被子整理了一下,看来今天只能在沙发上对付一晚了。
第二天一早,白铄便在曼琳的帮助下,找到了一张世界地图和一张八桂省的地图认真的研究了起来,曼琳见白铄哪里也不去,只是在屋里看地图,是不是的自言自语几句,没好气的问道:“你是不是犯傻了,地图有什么好看的,难道你还怕迷路不成,我就是活地图。”
白铄并没有多解释什么,反而找来一支铅笔,在地图上不停的划了起来,忙活了大半天,才把笔一扔,豁然开朗般自言自语到:“原来是这样,看来回去有空得好好研究论证一下。”
白铄这才神采奕奕的看向曼琳。“哎……傻瓜终于恢复正常了”曼琳无聊的发出了一声叹息。
接下来的几天,白铄继续游览了南水镇附近的许多地方,见识了很多令人惊叹的景致,还有一天的傍晚时分又再次见到了天幕中的片片荧光。白铄不仅感叹这地方真是有着好山好水的好地方。
白铄曾奇怪的问曼琳,听说这里的人挺排外的,但是这么些天却没有这样的感觉。
曼琳解释说,是因为有她陪着的原因,大家都知道白铄是她家的客人,所以也格外的友善。这里的人虽然大多属于汉族,但自明朝起就迁居此处,渐渐和当地人融合,由于地势偏远,往往接受新的事物比较缓慢,渐渐的也就和真正的汉族文化有些脱节,造成这里的人不是少数民族但也不似汉族人。
而不同的习俗和封闭的文化,也让这里的人变得非常的排斥外来的人和文化。如果是有外地人无缘无故的出现在这里,往往并不受当地人的待见。曾经有几个想到这里投资的商人,在附近折腾了几天后,惹恼了当地人,最后被暴打了一顿,才逃了出去。不光是南水镇,几乎周围的镇子、村落都有着同样的情形。
白铄问曼琳这一地区的人有多少,曼琳也说不上来,大致数算了一下,南水镇应该有3万左右的人口,其它还有大小十数个这样的镇子和村落,估计三四十万人是有的。白铄不禁有些惊讶,这一地区也算是广袤,自然资源也不错,人口却并不多,即使与八桂省的人口密度相比,也算是十分的稀少。
第(2/3)页